2011年7月2日星期六

永远顺应人民的期待

这是迥然不同的两幅画面:
  ——短短12天,一个国家启动陆海空立体力量,把35860名公民从山阻海隔、万里之外的动荡北非,平安接回。
  ——60多年前,这个国家却饱受列强侵凌,民不聊生,风雨飘摇。一个国民在自己的国土上尚且任人宰割的国家,遑论保护在异国他乡的游子。
  这个国家,就是我们的祖国。历史的对比如此强烈,让中国人民昂首挺胸站起来的领航者,是中国共产党。
  沧海桑田,弹指挥间。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执政超过60年。在这既短暂又漫长的历史时空里,在这支先进政治力量的引领下,中华民族从濒于亡国灭种到迈向伟大复兴,转变可谓天翻地覆;古老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落后国家,发展成为经济总量全球第二、人民生活实现初步小康、重新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大国,进步可谓举世瞩目。
  历史洪流,大浪淘沙。一个成立90年、执政超过60年的政党,何以能取得如此辉煌成就,又何以活力依然? 
  谜底之所在,正是这个伟大政党的成功所在、魅力所在、希望所在。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鸦片战争以来,多少仁人志士,多少政治力量,都未能为这个古老民族打开希望之门。
  悠悠民意,成败关键。中国共产党找到了那把开启希望之门的钥匙——回应时代呼唤,顺应人民期待。无论是在炮火纷飞的战争年代,还是在热火朝天的建设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的新征程上,这把金钥匙,是中国共产党开天地、得民心、建伟业的制胜法宝。 
  (一)
  今天司空见惯的常识,曾是多少人上下求索的结晶;今天习以为常的幸福,曾用多少鲜血生命换取。
  “打土豪,分田地”,是为拯救被剥削压迫的劳苦大众而发出的呐喊。一句话,足以让人热血沸腾赢粮景从。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尽管白色恐怖中到处血雨腥风,但红色政权依然像星星之火在漫漫长夜中点燃;长征途中,当伤痕累累的红军队伍在夹金山下被逼入“绝境”时,当地的牧民、农民、手工业者倾其所有,支援了这支“穷人自己的队伍”。人民群众以生命相呵护,革命的火种怎能不星火燎原?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顺应了当时人民最迫切的期待——从前做牛马,今天要做人。
  凶恶的日寇铁蹄践踏我国土,掠夺我资源,屠杀我同胞,淫掠我妻女。当此民族存亡绝续之际,是中国共产党率先发出了“北上抗日”号召。勇于自我牺牲的吼声,汇成民族救亡的悲壮大合唱。全国人民为什么心向延安,人民抗日武装为什么蓬勃壮大?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顺应了当时人民最迫切的期待——起来,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气壮山河的解放战争,为何小米加步枪最终赢得与飞机大炮的较量?因为民心在中国共产党一边,“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1949年新中国建立前夕,虽然国民党当局抛出“抢救大陆学人计划”,封官许愿争取知识分子,但原中央研究院80余位院士仍有60余位选择留在大陆。胜利的天平取决于人心向背,因为中国共产党寄托了中华民族的殷切期待——建设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富强的新中国。
  历史应当记得1976年的那个秋天,记得那含泪的笑颜,记得长安街上那倾城的狂欢。当粉碎“四人帮”的喜讯传来,鞭炮、白酒都脱销了。正是因为压抑了太久,民意就像喷薄而出的熔岩。当1978年的那个冬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饱经忧患的中国,几经坎坷,从此拨乱反正,中国共产党再一次顺应了人民的期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天地。
  ……
  历史也是一部教科书。90年来,党的历史经验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不断回应时代新呼唤,始终顺应人民新期待,才能永葆先进性,才能牢牢巩固执政地位,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